Hi,我是梨渦,身為一個熱愛探索美景美食,又常常分享各國簽證與移民大小事的部落客,每次被問到「去日本到底要不要簽證?」、「辦簽證會不會很麻煩?」這類問題,我都特別有感。確實,日本免簽證政策雖然方便,但絕非人人適用;而五花八門的日本簽證類型與看似繁瑣的日本簽證申請流程,更是讓不少初次規劃日本行或打算長期停留的朋友感到頭大。
今天就讓我用過來人的經驗,加上對簽證規定的研究,幫大家徹底拆解日本簽證的大小事!無論是想去東京賞櫻、大阪吃美食,還是計畫赴日打工度假、留學深造,這篇都能幫你找到方向。
目錄
日本免簽證政策
「蛤?去日本玩不是都不用簽證嗎?」這是我最常聽到的疑問。沒錯,對我們台灣護照持有人來說,短期觀光確實享有「日本免簽證政策」的便利,但這「免簽」可不是毫無條件、無限上綱的喔!它其實有很明確的適用範圍和規定。
哪些人適用免簽證入境?
核心關鍵就在於你持有的護照國籍和入境目的。根據日本政府規定,目前共有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民可以憑有效護照,以免簽證方式入境日本進行短期停留。以下列出常見適用對象:
國家/地區 | 護照類型 | 停留期限 | 允許活動 |
台灣 | 普通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韓國 | 普通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美國 | 普通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英國 | 普通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香港 | 特區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澳門 | 特區護照 | 90天 | 觀光、探親、商務會議 |
免簽證可以待多久?能做什麼?
這就是「日本免簽證政策」的核心限制所在了:
- 最長停留天數:90天。這是從你入境日本的隔天開始計算。例如1月1日入境,最晚必須在3月31日(或當月最後一天)離境。精算天數很重要,超期停留是大忌!
- 絕對禁止從事有報酬的活動:簡單說,就是不能工作賺錢!打工、接案、線上工作領薪水都不行。即使是免簽入境後才找到工作,也必須出境重新申請對應的工作簽證再進來。這點日本移民官查得很嚴,千萬別心存僥倖。當然,純粹觀光購物花錢、探親、無酬的志工活動或單純上短期語言體驗課程(例如一週的茶道課)是沒問題的。
- 無法延長停留期限:這90天就是上限了!時間到了就是得離開日本。不可能用免簽身份入境後,再去申請延長觀光時間。如果有特殊狀況(如生病住院),必須提出充分證明,並向地方入國管理局申請「在留資格變更」或「在留期間更新」,這難度很高,絕非易事。
免簽政策會變嗎?注意事項!
國際情勢和法規就像天氣,說變就變。雖然目前台日關係穩定,日本免簽證政策短期內不太可能取消,但保持關注是必要的:
- 隨時留意官方公告: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網站、日本外務省官網是最權威的消息來源。出發前花個幾分鐘確認一下,安心有保障。
- 入境審查決定一切:即使你符合免簽資格,最終能否入境、給多少天停留期(不一定每次都會給滿90天),完全由機場或港口的入境審查官決定。他們會綜合判斷你的入境目的、財力證明(可能會問帶多少錢或看信用卡)、回程機票等。態度誠懇、資料備齊是關鍵。
- 「免簽」不等於「免審查」:你還是要填寫出入境記錄卡(現在有電子版)、接受海關檢查。疫情期間多出的檢疫程序也可能恢復,隨時可能有新規定(例如未來可能加入ETAS電子旅行授權)。
- 頻繁使用免簽長期停留可能被關切:雖然每次免簽最多90天,但如果你一年內多次進出日本,且總停留天數很長(例如待滿90天出境幾天又立刻入境),在出入境時可能會被審查官詢問具體理由,需合理解釋(如探親、深度旅遊),否則有可能被懷疑實質滯留,影響入境許可。
日本簽證類型
搞清楚了免簽的限制,接下來就是重頭戲:當你需要待超過90天,或者你入境的目的就是為了工作、讀書、結婚定居…這時就必須認識琳瑯滿目的日本簽證類型了。說真的,日本的簽證分類之細,常讓人看得眼花撩亂,但別擔心,我會幫你理出頭緒。
短期訪問簽證
是的,你沒看錯!雖然有免簽90天,但有些特殊情況下的「短期訪問」反而需要申請簽證:
- 醫療目的簽證
- 商務簽證(從事特定有報酬活動)
- 文化活動簽證
- 特定活動簽證(部分情況)
這些短期簽證通常停留期間會根據活動性質核發(例如醫療簽證依療程、打工度假給一年),但最長一般不超過一年或三年。
中長期居留簽證
這才是日本簽證類型的大宗,也是大家常說的「在留資格」(在留カード的基礎)。一旦獲得批准,你就有機會在日本合法長期居住(從幾個月到五年都有可能,視資格而定),並領到那張很重要的「在留卡」(在留カード)。種類超級多,這裡介紹最常見的幾種:
-
工作類簽證
- 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国際業務
- 技能
- 企業內轉勤
- 高度専門職
- 經營・管理
-
留學簽證
-
配偶及家庭類簽證
特殊情況與其他簽證
除了上述主要類別,還有一些較少見但你可能會聽過的日本簽證類型:
- 外交/公用簽證
- 特定技能簽證
- 永住權
- 觀光簽證
想深入了日本簽證種類?我寫過一篇超詳細的攻略,推薦你參考:日本簽證種類全解析:旅遊、工作、留學簽證申請條件一次看懂。
日本簽證申請流程
確定好自己需要申請哪一種簽證後,接下來就是實戰階段:搞定日本簽證申請流程!老實說,第一次辦的人看到那一長串文件清單,頭真的會很暈。但別怕,只要按部就班,弄清楚每個環節,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。我以在台北的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」申請為例(其他國家請洽當地日本大使館或領事館),帶你走一遍標準流程。
準備文件清單
這是整個日本簽證申請流程中最繁瑣但也最關鍵的一步。文件不齊全或有誤,絕對會被退件或要求補正,耽誤時間。以下列出「通則性」常見必要文件(實際所需文件請務必依據你申請的簽證種類,上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」官網下載最新版申請須知和文件清單!):
-
基本必備文件(幾乎所有簽證類型都需要):
- 簽證申請書:到交流協會官網下載最新表格(記得用Adobe Reader開啟填寫,有些瀏覽器開會亂碼),或親自到協會領取。務必使用英文或日文填寫!繁體中文可以寫在旁邊參考,但正式欄位要用英/日文。貼上規定尺寸的白底證件照(4.5cm x 4.5cm或2吋,6個月內拍攝,千萬別用自拍或生活照)。
- 有效護照正本:有效期需足夠長(建議至少超過預定停留期半年以上)。記得影印護照相片頁備查(申請時通常只看正本,但建議影印一份自己留底)。
- 身分證正本及影本:台灣申請人需提供。正本查驗後會歸還。
- 戶口名簿影本或戶籍謄本(三個月內):證明你現在的戶籍狀態和居住地。申請「日本人配偶」簽證時尤其重要。
- 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交付申請書(僅適用需要此文件的簽證類型):這點超重要!大部分的「中長期在留資格」(如工作簽、留學簽、配偶簽、經營管理簽等),都需要先由在日本境內的「代理人」(你的雇主、學校、配偶或行政書士)向日本的地方入國管理局申請這張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」(俗稱COE、在留認定)。拿到這張證明書(通常是一張A4紙)正本後,你才能拿著它和其他文件到交流協會申請正式的簽證貼紙。申請COE的流程是由日本方主導,耗時較長(通常1-3個月不等)。
-
視簽證類型需額外準備的文件(差異極大!):
- 工作簽證:
- 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正本(必須先取得)。
- 日本公司提供的僱用契約書(或內定通知書)影本。
- 日本公司的登記謄本(履歴事項全部証明書)。
- 日本公司的最新年度決算報告書(損益計算書、貸借対照表)或納稅證明影本。
- 申請人的學歷證明(畢業證書)影本、職歷證明書(前公司開立)影本。
- 詳細的職務內容說明書(日本公司提供)。
- 留學簽證:
- 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正本(必須先由日本學校代為申請取得)。
- 入學許可書(合格通知書)影本。
- 日本學校的法人登記謄本影本或募集要項(記載該校為認可教育機構)。
- 經費支付證明:證明你有錢在日本生活和繳學費。
- 若由父母支付:父母的在職證明、收入證明(如扣繳憑單)、存款證明(通常需要台幣百萬以上,存半年以上較佳)、親屬關係證明(戶籍謄本)。
- 若自己支付:自己的在職證明(需顯示足夠年資和收入)、存款證明。
- 學歷證明(最高學歷畢業證書)影本。
- 配偶簽證(日本人配偶者、永住者配偶者等):
- 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正本(通常由日籍配偶在日本代申請)。
- 結婚證明書(在台灣結婚需有台灣戶政事務所發的中文結婚證書+日文譯本並經法院或民間公證人認證;在日本結婚需有日本市役所發的「婚姻屆受理証明書」)。
- 證明婚姻真實性的文件:交往經過書(雙方詳述認識、交往、結婚過程)、合照(不同時期、地點)、通訊記錄(LINE對話節錄、通話紀錄)、喜宴照片、親友證詞書等。文件越多越詳細越好!
- 日籍配偶的身分證明:戶籍謄本(記載你們的婚姻狀態)、在職證明、收入證明(顯示有足夠能力扶養你)、納稅證明。
- 若申請「家族滯在」,則是主申請人(工作簽持有者等)提供在職證明、收入證明、納稅證明、在留卡影本。
- 經營管理簽證:
- 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正本(需先由日本律師或行政書士代向入管局申請)。
- 詳細的事業計畫書(日文或英文):內容需具體可行,包含市場分析、營運模式、財務預測(至少未來兩年)、投資金額規劃等。
- 公司登記相關證明:日本公司完成登記後的「登記簿謄本」。
- 辦公室租賃契約影本(需真實存在可用)。
- 資本金證明:存入日本公司銀行帳戶的證明(通常500萬日圓以上)。
- 申請人相關證明:學經歷、職歷(若與創業領域相關)、資金來源說明(證明初始資本金來源合法)。
- 工作簽證:
遞交流程與地點
文件備齊後,就可以進入提交階段。台灣的申請人主要透過「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」辦理:
- 地點: 台北市松山區慶城街28號(通泰商業大樓)。
- 受理時間: 通常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 9:15 – 11:30(下午不受理簽證申請!)。強烈建議早點去排隊,尤其旺季人很多。
- 流程:
- 抽號碼牌: 到交流協會一樓,先在簽證申請櫃檯旁的機器抽取「查驗證件」的號碼牌。
- 證件查驗: 叫到號碼後,將基本文件(申請書、護照正本、身分證正本)交給窗口人員初步檢查。檢查OK後,會給你一張「簽證申請受付票」和繳費單(這時還不用繳費),並請你到旁邊區域等待文件審核叫號。
- 文件審核: 等待螢幕顯示你的號碼和指定的櫃檯號碼。將所有準備好的文件(按照清單順序整理好)交給該櫃檯的承辦人員。他們會仔細核對每一份文件是否符合要求、是否齊全。
- 繳費: 只有在文件審核過關、確定收件後,才需要拿著剛剛那張繳費單到旁邊的繳費櫃檯付簽證費(目前台灣申請多數簽證費用是台幣900元,但務必以現場繳費單金額為準)。現金支付。
- 領取收據: 繳費後,繳費櫃檯會給你一張收據。這張收據是你之後來領取護照(和簽證)的重要憑證,務必妥善保管!上面會有你的申請編號和預計領件日期。
日本簽證申請流程的遞交階段,耐心和細心是關鍵。建議預留整個上午的時間比較保險。
審核等待與領取護照
文件送進交流協會後,就進入等待期:
-
審核時間: 標準作業時間約是3-5個工作天(從收件的隔天開始算起),不含送件當天和領件當天。例如週一上午送件並收件完成,通常週四或週五下午才能領件。但這只是「通常」,實際時間會依據簽證類型複雜度、申請量多寡、是否需要回報日本外務省或入管局確認等因素有所不同。旺季(如寒暑假前、日本黃金週前)或特殊複雜案件可能會更久。
-
無法加急: 交流協會一般不提供額外付費加急的服務(特殊人道考量等極少數情況例外)。所以務必預留足夠的申請時間,千萬別等到出發前幾天才送件!
-
領取時間與地點: 領件時間通常是週一至週五的下午 1:45 – 4:30(上午不受理領件!)。地點一樣在交流協會一樓簽證領件櫃檯。
-
領取所需文件:
- 之前繳費後拿到的「領件收據」正本:上面有申請編號,這是領件最重要的憑證!
- 申請人的身分證正本:驗明正身用。
-
領取結果:
- 如果簽證核准,你的護照上會貼好日本簽證貼紙(短期簽證)或註記(中長期簽證需憑COE領取貼紙),同時會拿到一張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」的返還聯(若你提交的是COE正本)。
- 如果簽證被拒絕,護照會退還給你,裡面不會有簽證。交流協會通常不會主動告知拒簽理由。如果需要知道原因,必須由代理人(如在日本的雇主、學校、配偶)向當初申請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」的日本地方入國管理局詢問原因(因為拒簽主因通常源自COE申請階段或日本方的審查結果)。
-
確認簽證內容: 拿到護照後,第一時間請仔細核對簽證貼紙上的所有資訊是否正確:
- 姓名(拼音必須與護照完全一致)
- 護照號碼
- 出生日期
- 簽證種類(在留資格,如「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国際業務」、「留学」、「日本人の配偶者等」)
- 有效期限(簽證必須在這個日期前「首次入境」日本!逾期失效)
- 停留期限(通常標示為「在留期間」或「Period of stay」,如「5年」、「1年」、「3月」等,這才是你每次入境後可以合法待在日本的最長時間)
- 入境次數(Multiple:代表有效期內可多次進出;Single:單次有效,入境一次即失效)
入境日本與在留卡須知(針對中長期簽證者)
如果你是申請工作簽、留學簽、配偶簽等中長期簽證(並持有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COE),入境日本時還有重要步驟:
- 在飛機上填寫好「入境記錄卡」和「申告書」(海關申報單)。
- 抵達日本機場(成田、羽田、關西等)後,前往「外國人用」的入境審查櫃檯排隊。
- 將護照、簽證貼紙、入境記錄卡、以及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(COE)正本(非常重要!)一併交給入境審查官。
- 審查官確認無誤後,會在你的護照上蓋「上陸許可」章,並將一張「在留卡」(在留カード)釘在你的護照內頁(首次發放時)。
- 請當場仔細核對在留卡上的所有資訊(姓名、生日、性別、國籍、在留資格、在留期限、工作限制等)是否正確!若有錯誤,立即向審查官反映更正。
- 確認無誤後,審查官會請你在卡片背面簽名(建議與護照簽名一致),然後把護照和在留卡交還給你。這時在留卡就可以從護照上取下來獨立使用了。
- 在留卡是你在日本的身分證明文件,非常重要! 法律規定必須隨身攜帶(滿16歲以上者)。
- 入境後,必須在14天內,帶著在留卡,到你居住地的市區町村役所辦理「住民登錄」(遷入申告)。這會決定你的納稅、健保等基礎,務必準時辦理!
- 未來更新簽證(在留期間更新)、變更在留資格、或是申請永住權等,都會用到這張在留卡和你在日本的居住紀錄。
常見問題快速解答
最後,針對大家最常問的問題,直接給答案:
去日本要簽證嗎?
這問題不能一概而論!關鍵看你的:
- 國籍: 台灣普通護照持有人適用。
- 入境目的: 觀光、商務會議、探親等短期停留。
- 停留天數: 不超過90天。
- 是否符合免簽所有條件(如護照效期、回程機票等)。
入境日本需要填寫什麼資料?
無論免簽或持簽證入境,都需要填寫兩份基本資料:
- 外國人入境記錄卡(外国人入国記錄):白色小卡片。填寫姓名、出生年月日、國籍、入境目的、航班號、在日本的聯絡地址和電話、停留天數等。每人一張(包括小孩)。現在許多機場有電子版(電子入境審查閘門或事先上網填寫Visit Japan Web),但填寫紙本也絕對可以。
- 海關申報單(携帯品・別送品申告書):通常是黃色紙張。申報你攜帶的物品,特別是菸酒、香水、現金超過100萬日圓(或等值外幣)、動植物製品等。一家人同行可以只填一張(但申報物品需共同申報)。
建議在飛機上就向空服員索取並填寫好,下機後可以節省時間,直接排隊通關。資料務必填寫正確,尤其是日本聯絡地址電話(填飯店地址電話即可)。